頭 城 車 站
|
|
頭城站站名牌 |
開蘭第一城-頭城站 |
![]() |
大正9年(1920年)4月25日設立頭圍驛,同日頭圍(今頭城)至礁溪段完工通車,而站名於民國37年6月16日起隨地名改稱為頭城站。 頭城站為宜蘭線鐵路進入宜蘭縣境內的第一個大站,旅客人數眾多,原建於大正9年(1920年)的木造站房因老舊且狹小,民國50年9月經「波密拉」颱風來襲而毀損後,在原址改建為今日所見之站房,於52年6月4日完工啟用,但特別的是改建時,站房面積的設計與宜蘭線其他大站(如礁溪等站)相比卻顯得狹小,假日常常會看到車站內人滿為患的景象。 |
↑ 外觀整建前的頭城站 | |
民國71年9月22日頭城-外澳間雙軌化完工通車;73年1月14日再完成頭城-礁溪間雙軌化,73年因應宜蘭線雙軌化工程之進行,先將月台延長並增建遮雨棚及地下道,84年擴建候車室及辦公室,至91年時再加設圍牆設施,104年6月因站房已顯老舊動工整修站房及站前廣場, 於105年12月30日完工啟用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頭城站也為全台管理站最多的三等站,而因應鐵路局將業務清淡車站逐漸簡化降等為簡易站或降為招呼站,至民國93年9月6日止頭城站共管理頂埔、外澳、龜山、大溪等四站,93年9月6日大里站降等為甲種簡易站後,頂埔站改由礁溪站管理,但增加了大里、石城兩站,頭城站之管理站增加至五站,範圍幾乎涵蓋全頭城鎮。 |
|
|
↑ 改建前的月台候車室 |
↑ 建於大正9年(1920年)的頭城站木造站房 |
「頭城」的由來是在清嘉慶元年(1796年)時,吳沙率領入墾宜蘭時,召集了千餘名漳泉粵的居民合力築成的第一個土圍,以防當時的蕃人入侵,同時也是吳沙率領民眾入宜蘭後開墾的第一個城鎮,故稱此地為「頭城」,後因築噶瑪蘭城(今宜蘭),才將「頭城」改為「頭圍」,民國35年9月9日又將地名改回「頭城」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車站站名:頭城 Tou-Cheng 車站代碼:7230 國音電碼:ㄊㄔ 車站地址:宜蘭縣頭城鎮城北里 纘祥路59號 車站等級:三等站 車站里程:自八堵起56.6公里 區間里程:頂埔 ←頭城→ 外澳 2.2公里 3.6公里 |
|
↑ 民國70年代時的頭城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