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 橋 車 站
|
|
板橋站站名牌 |
成為板橋市新地標的板橋車站 |
|
明治34年(1901年)8月25日,台北至桃仔園的新改良線通車時,新設立枋橋驛。大正9年(1920年)地名更改為板橋,同年10月1日站名改稱為板橋停車場。由於旅客及列車班次不斷增加,鐵道部分別於昭和7年(1932年)將板橋-樹林間路線擴建為雙軌化;昭和9年(1934年)時再度完成了板橋-萬華間路線。 |
大正3年(1914年)設站初期所建的簡陋站房改建為面積較大之木造站房。由於站房已趨老舊而不敷使用,故於民國39年12月時將木造站房拆除,40年1月1日動工重建,同年7月20日改建後的鋼筋水泥站房正式啟用,76年2月17日再將發售對號列車車票之部份改為電腦連線售票。中和支線是從板橋站分歧的一條支線,係於民國54年4月3日為取代新店線停駛後台北地區貨運業務(主要為煤礦及水泥)而興建的。民國79年9月23日為配合捷運中和線興建,這條賺錢的黃金支線也終告停駛,中和車站舊址即今南勢角捷運站。 |
|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|
↑ 建於大正3年(1914年)的枋橋驛 |
↑ 光復初期的板橋車站(內景) |
|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|
↑ 民國40年7月改建後的板橋車站 |
↑ 民國70年代時的板橋車站 |
|
因應鐵路地下化「萬板專案」之進行,民國84年7月5日起停辦貨運業務(業務由樹林站接替),85年1月20日遷入跨站式臨時站房營運,88年7月21日板橋新站落成啟用。 板橋新站係利用原板橋調車場(民國74年6月18日啟用,86年3月14日裁撤 ;裁撤後原東線列車編組及整備業務由樹林調車場接替)及板橋酒廠部份用地來興建的,新站樓高25層,集合了三鐵共構的特色,也成為板橋新地標。 |
← 剛落成時的板橋調車場 |
板橋市為台北的一大衛星城市,旅客人數發展迅速,除增設後站售票口以分散購票人潮外,更於民國70年及75年先後兩次擴建前站之候車室、售票房及行李房等設施。板橋站於民國4、50年代時為二等甲站,55年1月1日起再升為一等乙站,至今仍為一等站,幾乎所有列車均有停靠。 |
||||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車站站名:板橋 Ban-Qiao 車站代碼:1020 國音電碼:ㄅㄢ 車站地址: 西門-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54號 東門-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二段7號 車站等級:一等站 車站里程:自基隆起35.5公里 區間里程:萬華 ←板橋→ 浮洲 4.4公里 2.5公里 |
![]() |
↑已拆除的末代板橋地面站 |